接着我们的《说文解字》课程什么叫股票杆杠,本课讲“刃”部的一个汉字“刅”。“刅”的异体字是“創”,“創”在现代汉语简化为“创”,而“创”是现代汉语常用字,收录在1988年国家语委颁布的《现代汉语常用字表》中。 刅。读chuāng(即“创伤”之“创”的读音)。《说文解字》给出的解释是:“刅,伤也。从刃,从一。創,或从刀,倉声。”许慎认为刅是会意字,即用“刃”,伤了“一”,会“伤”义。本义是伤。 (创伤) 其实,“刅”是“创伤”之“创”的本字,是指事字。我们来看一下它的字形演变: (刅的字形演变)...
接着我们的《说文解字》课程什么叫股票杆杠,本课讲“刃”部的一个汉字“刅”。“刅”的异体字是“創”,“創”在现代汉语简化为“创”,而“创”是现代汉语常用字,收录在1988年国家语委颁布的《现代汉语常用字表》中。
刅。读chuāng(即“创伤”之“创”的读音)。《说文解字》给出的解释是:“刅,伤也。从刃,从一。創,或从刀,倉声。”许慎认为刅是会意字,即用“刃”,伤了“一”,会“伤”义。本义是伤。
(创伤)
其实,“刅”是“创伤”之“创”的本字,是指事字。我们来看一下它的字形演变:
(刅的字形演变)
“刅”在西周金文中,字形较多,其造字意是在“刃”的基础上再加一点以示刀刃伤人之意。即以刃伤人这件事。到战国时期,有“从立从刀”的字形,“立”是站着的人,“刀”指伤人之刀,成为会意字。小篆整齐化为“刅”。小篆另又作形声字“創”,从刀,倉声。即现代简化字“创”的繁体。
刅的本义用同“創”,即“创”。
徐锴《说文系传》:“一刃所伤,指事也。”又“創,刅或从倉,臣锴按:史此正刀創字也。”《荀子·礼论》:“创巨者其日久,痛甚者其瘉迟。”杨倞注:“创,伤也。”创伤巨大的,服丧的时间就要长一些;哀痛更大的,服丧的时间就会更长一些。《战国策·燕策三》:“秦王复击轲,被八创。”秦王又砍荆轲,荆轲八处受伤。
(《荆轲刺秦王》画像石邮票)
刅在本义之外,还指两面刃。《正字通·刀部》:“刅,两刃刀也。”
“刅”的或体“創”(创),还有其他用法:
(1)损伤;伤害。《释名·释疾病》:“刅,戕也,戕毁体使伤也。”《韩非子·大体》:“万民不失命于寇戎,雄骏不刅寿于旗幢。”民众不会因为外敌侵犯而丧命,勇士不损伤在将军的战旗之下。
(战争创伤)
(2)斩;劈。《红旗渠颂·石匠之歌》:“什么样的硬石他都能创下来。”
(3)通“疮”。皮肤或黏膜上的溃烂处。《正字通·刀部》:“创,又痬也。通作疮。”《礼记·杂记下》:“身有痬则浴,首有创则沐。”身上生了疮就应该洗澡,头上生了疮就应该洗头。
另《说文》“井”部又有“刱”字,读chuàng,即现代汉语创业之“创”的异体字。其用法有三:
(1)始创;首创。如:创业。《广雅·释诂一》:“创,始也。”《正字通·刀部》:“创,创业。《说文》本作刱,今作创。”《周礼·考工记·总目》:“知者创物,巧者述之。”郑玄注:“谓始闓端制造器物。”《汉书·叙传下》:“礼仪是创。”颜师古注:“创,始造之也。”
(2)撰定;创作。《论语·宪问》:“为命,裨谌草创之。”朱熹注:“谓造也草稿也。”郑国发表的公文,都是由裨谌起草的。
(鲁迅在创作)
(3)惩戒;惩治。《集韵·漾韵》:“创,惩也。”《书·益稷》:“予创若时。”孔传:“创,惩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惩丹朱之恶。”
总结一下:
现代汉语的“创”,在小篆中是两个字,创伤的创是一个;创业的创又是一个。两个字有三种写法:
“刅”是创伤的“刅”,它的或体也可写作“創”。都读作:chuāng。它们的小篆写法如图:
(刅的小篆写法)
(創的小篆写法)
“刱”是创业的“创”,读chuàng,它的小篆写法如图:
(刱的小篆写法)
(【说文解字】之911,部分图片源自网络什么叫股票杆杠,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