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,一梯两户是指一个楼梯间同一层只有两户,至于一个楼梯间设置的楼梯及电梯数量则依规范设置,电梯设置要求是:6至11层(即12层以下)至少设置1台电梯,12层(含12层)以上至少设置2台电梯(含1台消防电梯);楼梯的设置:18层(含18层)以上至少设置2部楼梯(一般采用剪刀梯)。现在通常都是一个楼梯间设置有2部楼梯(即2部剪刀梯)及2部电梯(1部客梯1部消防梯),有时称为两梯两户。此外,这种户型除公摊面积大的缺点外股票杠杆的交易原理,其余都是优点,在用地条件不紧张、房价不高的地方,还是建议推广...
第一,一梯两户是指一个楼梯间同一层只有两户,至于一个楼梯间设置的楼梯及电梯数量则依规范设置,电梯设置要求是:6至11层(即12层以下)至少设置1台电梯,12层(含12层)以上至少设置2台电梯(含1台消防电梯);楼梯的设置:18层(含18层)以上至少设置2部楼梯(一般采用剪刀梯)。现在通常都是一个楼梯间设置有2部楼梯(即2部剪刀梯)及2部电梯(1部客梯1部消防梯),有时称为两梯两户。此外,这种户型除公摊面积大的缺点外股票杠杆的交易原理,其余都是优点,在用地条件不紧张、房价不高的地方,还是建议推广此户型。
第二,“一梯两户”住宅存在以下核心问题,导致其被诟病为“不好住又卖不掉”的“不动产”:①居住体验差:其一,隐私与安全隐患:虽然开发商宣传“一梯两户”私密性好,但实际两户共享电梯,日常进出频繁接触邻居,容易引发尴尬甚至尾随等安全问题。此外,部分邻居占用公共区域堆放杂物或鞋架,影响环境美观,加剧邻里矛盾。其二,电梯效率低:一梯服务两户的设计在高峰期(如早晚上下班)会导致电梯排队,甚至需爬楼梯,尤其对中高楼层住户极不方便。若电梯故障,出行更成难题。其三,采光与视野受限:随着周边高层建筑增多,原本开阔的采光和视野可能被遮挡。例如,中的老宋因周围新建高层导致视野变差,最终赔钱卖房。其四,公摊面积大:一梯两户公摊面积普遍较高,导致实际套内面积缩水,且需长期承担更高的物业费、维修费等成本。②转售困难:其一,市场接受度低:购房者需求趋于理性,更注重实用性。一梯两户因单价高、公摊大,普通家庭望而却步,而高端买家偏好新房或更优质楼盘,导致其陷入“高不成低不就”的尴尬。其二,升值潜力弱:楼市降温后,一梯两户的流通性和升值空间进一步受限。例如,中的老宋降价51万仍难卖出,最终只能“割肉”脱手。其三,维护成本拖累:长期高昂的物业费、电梯维护费等开支,使持有成本远超预期,部分业主甚至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。③其他矛盾:其一,邻里关系紧张:公共空间使用纠纷频发(如杂物堆放、噪音等),加剧居住压力。其二,开发商设计缺陷:部分项目为追求容积率,忽视实际居住需求,导致户型设计不合理或存在质量问题。总而言之,尽管“一梯两户”在南北通透、私密性等方面有优势,但其硬伤在长期居住中更为突出。购房者需结合自身需求谨慎选择:其一,自住角度:优先考虑低楼层、双电梯配置的楼盘,并实地考察周边规划,避免采光被遮挡。其二,投资角度:需预判市场趋势,避免因流动性差导致资产“冻结”。此外,政府部门和开发商也应优化设计,平衡容积率与实用性,避免让购房者为“面子消费”买单。
展开剩余56%第三,1梯2户或2梯2户的确有价格高,安全风险增加的问题,但故意避开的人应该极少,房价是多重因素造成的,因为1梯2户号称板楼,价格比一般楼高,有人是想有限的钱多买一些面积,才选择1梯4户。若钱宽裕,当然选择1梯2户或2梯2户板楼,南北通透,通风好,私密性好。
第四,首先,一梯两户本身就是小高层或者洋房,是改善的首选 ,价格贵是正常的。其次,一梯两户都是小高层或洋房,整体前后楼高都不会高,所以采光就不会受影响。此外,一部电梯就住十来户人,比30层的高层强多了。最后,转手难易和整个二手房市场是一致的,而不是由房子决定的。
第五,一个单元只有一部电梯的房子,则不宜买高层,否则电梯坏了,那才叫麻烦。此外,有不少一梯两户其实指的是电梯平均是一层两户有一台电梯。本人是二梯四户小高层,等待电梯的时间很短,即使坏了一台也不影响使用。
第六,首先,连廊是主流形式,增加了通风采光,是比较先进的工艺。其次,只要你买房子都会有公摊面积(譬如物业用房,走廊,电梯),正常高层公摊面积在25%-30%,再其次新房中介根本没能力决定你的成交价格,你找他买房根本不会多花钱,只是他拿到了开发商给他的佣金,你自己去也并不会便宜。另一方面,一梯两户一般都是小高层,人少,电梯一般坏不了,就算坏了也可以爬楼梯,当锻炼身体了。而两梯四户的一般都是超高层,人多才容易坏,还是一梯两户的好,干净,公摊小。
第七,两梯四户不设计成连廊,中间户就做不到通透,最好能买一体两户的,这样是南北通透的隐私比较强,但这样的房子比较贵,户型比较大,这样的房子适合手头资金充足,或者改善型的。
发布于:江苏省